為什麼要讀使徒行傳? 馮國良長老
教會現在有三個查經小組都在學習使徒行傳。為什麼要選擇使徒行傳呢?我認為最少有三個很好的原因。
第一:新約聖經是由福音書開始的,四本福音書用不同的角度,從耶穌的受洗到釘死復活,說明瞭祂在世上所成就的救恩,記載了福音的起源和根基。福音書之後是使徒行傳,使徒行傳是路加福音書的延續;記錄了教會初期30年福音如何藉著聖靈,透過信徒與教會,傳遍地中海世界。
使徒行傳再往下就是書信;所以使徒行傳也可以說是書信的引言,因為很多的書信都是保羅寫給佈道途中設立的各教會,例如羅馬書是寫給羅馬教會,哥林多前後書是寫給哥林多教會等等;所以讀福音書,一定要繼續看使徒行傳,才能領略福音如何從亞洲傳到歐洲。同樣的,要研究保羅書信,也要參考使徒行傳,才能明白各書信的背景。就這樣使徒行傳成了新約福音書與書信的橋樑,是非讀不可。
第二:使徒行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是路加。路加是一個醫生,但很特別,他不是猶太人。原來整本聖經都是神透過聖靈默示他的子民(猶太人)寫成的,唯獨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是由一個外邦人路加所寫。這個很重要;在創世紀十二章記錄了以下一段說話,
“耶和華對亞伯蘭(亞伯拉罕)說:你要離開本地、本族、父家,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。我必叫你成為大國。我必賜福給你,叫你的名為大;你也要叫別人得福。為你祝福的,我必賜福與他;那咒詛你的,我必咒詛他。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。”
神說:“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。”所以神在揀選亞伯拉罕之時,已經暗示這個福音要從猶太人開始,但要繼續傳給外邦人;故此神特別要用一個外邦人(非猶太人)在聖經的寫作當中有份,所以我們身為外邦人,卻因信成了亞伯拉罕的子孫,與猶太人一同領受神的恩典。我們要為此感恩。
第三:使徒行傳也叫作聖靈行傳;因為福音得以廣傳,不單單是使徒們的努力,更要加上聖靈的幫助;所以讀使徒行傳可以增加我們的信心,知道耶穌的靈已經與我們同在。無論我們的處境是何等困難,我們不須要灰心。在使徒行傳的最後一章,路加記錄保羅被監禁,沒有人身自由:但是30到31節這樣寫:
“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足足兩年。凡來見他的人,他全都接待,放膽傳講神國的道,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,並沒有人禁止。”
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,雖然保羅的身體被禁,但福音沒有被困,反而是繼續的被傳揚出去。
更重要的是福音的傳揚,沒有在初期教會停止。耶穌基督升天前吩咐門徒:「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,你們就必得著能力;並要在耶路撒冷,猶太全地,和撒瑪利亞,直到地極,作我的見證。」徒 1:8
耶穌時代的門徒已成歷史。可是今天聖靈還在我們心中工作,願主的靈感動你和我為神的福音擺上,讓這個聖靈行傳繼續不斷的寫下去;直到耶穌再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