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果子 楊炳宗長老
執筆時剛看完了 “The Least of These” (直譯:”最小的一個”)這電影。 “最小的一個” 出自馬太福音25:40 「… 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」電影中的故事是真實事件,是講述1999年一月,一位澳洲的宣教士「葛籣 . 斯丁」 Graham Staines 在東印度幫助當地被社會擯棄的麻瘋病患者,但卻被當地的邨民誤認為他威迫利誘窮困的人改信基督,在被煽動後一些暴徒把葛籣和他的兩個小兒子,活活的困在他們睡覺過夜的車中被燒死。葛籣原居澳洲昆省,亦曾是布里斯班神學院的學生,遺下妻子Gladys和女兒。
在上週的教會家庭營會中,很多弟兄姊妹都參加了,並且很有得著。營會的主題是「結果子」,主題經文出自約翰福音15章。耶穌比喻自己是葡萄樹,門徒是枝子,15:5 「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子。常在我裡面的,我也常在他裡面,這人就多結果子;因為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做甚麼。」葡萄樹的目的就是結果子,所結的果子就是愛心、平安、喜樂、和能做 “更大的事” ,就是為主作見證。
耶穌說他是 “真葡萄樹” (約15:1),耶穌當代的門徒很清楚知道神以葡萄樹代表以色列,神栽種這上等的葡萄樹但它卻沒有結出好葡萄,反倒結出野葡萄 (賽5:1-7) 。以往以色列沒有結出好果子,神的意思地上的萬國萬族都要因以色列得福 (創12:2;18:17) ,但以色列不單沒有把神的祝福帶給世界,反倒離棄神以致遭神審判,亡國分散在異邦。但現在耶穌竟自稱是那真葡萄樹,即他是真的以色列;的確,以往以色列做不到的,他做到了,他把祝福,就是拯救的福音帶給全世界;不單耶穌做到,所有連於他的人,就是主的門徒 - 基督徒、教會,當他們像枝子連於葡萄樹,願意被神的話語修剪,保守自己常在主裡面的,學效主的榜樣時,就能結出好果子,也能為主作見證,把神的愛和祝福帶給世上的人,這是神自始至終的心意。
主耶穌用自己的生命成就救贖,使罪人得拯救,出死入生,這福音是付代價的。同樣,結果子傳福音的門徒也得要預備付上代價,作主的門徒,是有可能以生命作代價的,僕人不能大過主人。葛籣是為主結果子而付出生命的代價,但主耶穌說這些果子是常存的 (約15:16) 。他的付出是永遠被神記念的,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。
若你還未曾看這電影,鼓勵你這週就去看,必使你更明白作主門徒「結果子」的意義。